每一塊錢都是一塊拼圖
即便是不到 10 元的回饋跟利率
都是裝滿撲滿的關鍵
『很多人的工作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,現實社會的壓力,為了家庭、親人選擇自己可能不喜歡的工作,甚至早早出門很晚才回家,因此我們需要學會理財,至少有機會在未來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。』以上是我開始學習理財的原因。很幸運的,我滿喜歡自己的工作,但是身邊很多朋友並沒有機會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於是我開始想,我會一直這麼幸運嗎?我意識到可能不會永遠在這個喜歡的職務上,還有通貨膨脹會稀釋存款,必須為了未來做準備,這是我開始理財的契機,也讓我在不到 30 歲學會各種投資工具。
凡事起頭難,從書中我只學會了 333 理財法,當時的我沒有第一桶金可以投資,那我該如何開始呢?剛開始的想法很簡單,在還是投資小白之前,先去研究開源節流最『簡單』的方式,第一個是消費怎麼賺錢?第二個是存款最大化!信用卡的入手成本很低,我去研究所有銀行信用卡,在消費的時候利用信用卡回饋賺現金,這時候大家仔細想想,有些回饋到現金 3% 可是比定存還高耶,你在消費時還有現金回饋等同於幫你省下生活開支。我把相關卡面資料提供網友無料分享,雖然有時候有些酸民都會說這才幾塊錢,但是說真的,所有小資族儲蓄跟理財就是從幾塊錢開始的,這些無償的回饋,就是存滿撲滿的關鍵。
另外,在儲蓄部份,我一開始看利率就捨棄了傳統銀行,至今為止,我一共有7個數位帳戶,其中 Bankee 的 5 萬元額度 2.6% 是比較推薦給剛出社會小資族使用,因為 2.6% 的額度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最高的,假設存款超過 5 萬元之後,也可以透過擴張圈友的方式提升額度。當然如果圈友提升速度較慢一些,就可以搭配其他數位銀行使用,讓利息發最高效益。

提升開戶意願,辦個抽獎同樂總沒錯
我的第一個圈友不是我的好友也不是我的親戚,竟然是我的『主管』!!關於這點我真的滿自豪的。剛開始我也在想要怎麼擴張交友圈,還記得有天剛好要跟主管討論事情,也有績效考核,我就順便跟主管說,如果沒有加薪很多,那請用我的推薦碼開戶一下,讓我增加利息收入,我主管竟然。。。就答應了,就這樣我開啟了第一個圈友,沒想到過了幾個月,我主管就開始詢問我 Bankee 階梯式利率的問題,也開始想找圈友,於是我就賊笑著跟他說,所有你要打績效考核的員工,都可以是圈友喔~~~當然,主管不會強迫同事,只是經過2.6%的利率推薦,辦公室真的有不少同事一起加入存錢變相加薪的行列。所以,擴張圈友的第一步,請先回頭看看坐在你後面的主管或是老闆,成功的機率可是很高的喔!
除了主管之外,因為我自己長期分享一些理財工具的資訊給網友,有經營自媒體,所以我也試著在平台上做一些抽獎活動,像是提供一些有價的禮券,跟長期 follow 我的網友互動,在抽獎時,我會清楚地告知大家開戶的利多,我則是再增加一個利多的誘因,促使大家願意加入。這個方法也不限於自媒體平台,大家也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裡或是群組裡試試看這個方法,都會對於增加圈友有很大的幫助。

不要勇敢做夢,要勇敢嘗試
我是唸土木系,但是對於金融理財很有興趣,還記得剛畢業退伍時,那時剛工作不久,下班後總是跟弟弟玩手遊,日子過得很舒適,對於有興趣的事也就是知道自己有興趣而已,那我接下來到退休的生活就這樣了嗎?後來受到爸爸的啟發,我才想起當時離開台北這舒適圈的初衷,開始規劃漫長的一人生活,每週安排要研究的理財項目,有計畫性的完成資料整理等等,一開始的確很辛苦,尤其像是偶爾要加班卻也要完成自己規劃的研究項目時,真的常常沒有睡飽。
堅持一件事久了,就會開始收到複利效應的成效,除了經營自媒體成效不錯,收到很多聯盟行銷的邀約外,我也因為研究理財認識了現在的女朋友,我們有共同的存錢目標和研究嗜好,真沒想到複利效應的威力如此強大。現在回頭想想,假設當時沒有勇敢跳出舒適圈,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,真正去『執行』有興趣的事,那或許我今天還在過著日復一日下班休息等上班的生活。重新認識自己,找到想做的事情和想要的生活方式,當我們擁有真正的自由時,唯一會綑綁你的,就只剩你自己了,其實勇敢做夢並不難,期許大家都能勇敢為自己嘗試一次。